欢迎光临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官网!
下载中心 收藏证查询
您的位置: 首页 > 艺苑荟萃 > 艺苑新秀
07 16 / 06
杨斌:乌铜走银的新生力量
来源:原创    浏览数:2828

    杨斌,1990年生,云南保山人,2013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主攻民族民间及旅游产品设计专业。大学毕业后受聘于云南保山学院珠宝学院金属工艺专业外聘专家。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铜走银的新一代传承人、后起之秀,致力于将乌铜走银做成时代潮流品牌,在保山成立有自己独立设计与制作的乌铜走银工作室。

    杨斌在大学期间就表现出其优秀出众的设计才能,其独立创作的作品《童趣》在云南艺术学院第三届大学生创意产品大赛中获得二等奖,《住云的南端》在第一届云南省彩云南“金伦杯”获优等奖,《古甸》在云南艺术学院举办的“创意寻甸”大赛中获三等奖。以乌铜走银为题材的毕业作品《一钅一木》系列则被云南艺术学院收藏,并在云南省大学生创意文化周与“创意个旧”主题展中展出。

    乌铜走银为云南独特的铜金属工艺,起源于清雍正年间的云南石屏县,清朝末期乌铜走银发展至其最辉煌时期,其产品曾一度畅销海内外,为当时上流社会争相购买收藏的奢侈品。后因战争、社会动荡等因素而濒临失传,建国初期经省政府抢救性保护勉强传承下来。如今,虽然乌铜走银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国家政府的重点保护和大力扶持并正逐渐发展壮大,但目前乌铜走银传承者及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整体普遍偏低,产品制作工艺粗糙、缺乏创新、种类单一。而杨斌的加入无疑给乌铜走银这一行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他力图能将自己所学的现代美学工艺很好融入乌铜走银的传统技艺,为乌铜走银的发展迎来第二次的辉煌。

    大学毕业后的杨斌毅然选择乌铜走银为自己追求的艺术梦想,这其中有很多的机缘。还在上大三的时候,他的银器创意作品在院校举办的一次展览中引起了前来参观的云南省乌铜走银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的极大兴趣,该公司为乌铜走银第六代传人金永才大师所创。随后,杨斌即被聘为该公司乌铜走银创新性产品设计师。杨斌开始有机会深入接触乌铜走银这一独特的传统金属工艺。而假期回到家和奶奶谈及自己正在做的乌铜走银设计工作时,奶奶提到家里曾祖父一辈也做过乌铜走银,生意做得很大,而且家里现在还保留有乌铜炼制的配方。乌铜走银自古家训极严,传男不传女,传媳妇不传闺女,乌铜炼制的配方至今仍是各家传承人的秘密。得知自己也是乌铜走银传承人后人这让杨斌惊喜不已,掌握乌铜炼制秘方就可真正进入这一行业,并能倾自己所学将乌铜走银发扬光大。

    杨斌认为历史的原因使乌铜走银变成了一块与时代脱了轨的国之瑰宝,而他的使命就是将乌铜走银做成时代潮流的奢侈品牌。他认为乌铜走银乌黑铮亮的底色与熠熠生辉的银色纹饰相得益彰所呈现的低调与奢华,可以更广泛地走入云南特色的旅游产品及大众的配饰中,而不仅仅限于装饰在香炉、墨盒、烟枪等传统物件上。在掌握了乌铜炼制配方后,他详尽查阅并学习了金属炼制和金属“焊药”的各种相关资料,并拜保山乌铜走银传承人万光红为师认真学习乌铜走银制作技术。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学习和筹备,杨斌在保山成立了自己的乌铜走银工作室,开始独立设计制作自己的乌铜走银。

首 页 法律声明 广告服务 合作伙伴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 copyright 2016-2017 滇备案:滇ICP备19007689号-1 分享: